大家好,在《坦克世界》这款游戏中,选择合适的坦克线路对于新手玩家来说至关重要。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新手玩家在《坦克世界》中应选择哪条线路,以及在《战舰世界》中新手应如何选择线路,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游戏。
一、坦克世界新手走哪条线好一些
对于新手玩家来说,苏系重坦线是最佳选择,而德系线则最不合适。在金币车方面,新手常用的有WZ111和59。若条件允许,建议使用59,因为用好了59,几乎所有的中坦都能驾驭。若不使用金币车,苏系T150、KV1等有助于理解常规重坦的打法。苏系-3则有助于理解高速重坦的打法。新手不建议使用金币弹,因为过度依赖会导致无法掌握打法和弱点,影响游戏体验。
二、坦克世界德国坦克线路解析
德国坦克以其高富帅的形象著称,炮威力中等,400米外击中无压力。玩德国坦克,首先要学会摆角度,造成敌人绝对跳蛋而非人品。德国坦克都为中规中矩,适合正统打法,包括防守和进攻。以下是德国坦克线路的详细解析:
HT(重坦):重坦拥有同级坦克最重的炮和最厚实的装甲,牺牲的是机动能力和体型。正统的重坦定位是卡点、守墙角、防止突破和威慑。从开局读秒就要拟定冲锋路线,到达防守位置后不要随便前冲,考虑好后退的路线和掩体。好炮意味着时间更长,宁愿多等10秒,也不要乱开一炮。
TD(反坦克歼击车):TD拥有一张厚脸皮,大倾斜度正面装甲让你体验到男人最看重的面子问题。大部分TD没有炮塔,但都拥有更好的隐蔽能力。开炮后5秒内周围15米范围所有草丛伪装都失效,懂得预瞄和距离才是美。
Ⅰ-Ⅴ级D系战车:射击精准、装填迅速,能在远距离上为队友提供支援火力,精准狙杀对方坦克。该级别D系自行反坦克炮具备强悍的火力和机动力,是恐怖的猎手。
Ⅵ-Ⅷ级D系战车:拥有D系在二战时最强大的地面力量。不过,该级别D系战车机动力普遍有所下降,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生命值和几乎永远不被击穿的厚重装甲。
Ⅸ-Ⅹ级D系战车:步入二战末期的“末日科技”,拥有游戏内最大火炮的重坦、最坚固的中坦和战术多端的自行反坦克炮。该系别顶级自行火炮以“毫无缺陷”而闻名坦克界。
德国车的缺点是转弯慢,如果你想抗击敌人,深入推进,建议玩重坦,如果你想出奇制胜那就玩TD,只不过德国的TD不如美系的TD。新手的话还是玩重坦吧,玩TD的话你需要很久的时间来研究那个很诡异的夹角问题。
三、坦克世界C系坦克线路解析
C系坦克线路中,中坦线和重坦线都不错。重坦线可以走到9级为止,10级车略坑。中坦线全线很给力。推荐:先走重坦到WZ111 1-4完全体并且点亮113,再回过头玩中坦线完全体的WZ120,火力相当强劲,机动性也很好。10级121更是拥有顶级中坦最高的杀伤。轻坦WZ132也相当不错,静默游走偷炮都非常在行。
四、坦克世界闪击战线路解析
《坦克世界闪击战》有多个线路可供选择,以下是几条常见的线路及其特点:
1. 苏联重坦线:强大的装甲和炮塔,但速度较慢。
2. 德国鼠式线:装甲非常厚重,可以抗线作战,但速度和灵活性较低。
3. 美国M48巴顿线:强调速度与火炮的配合,装甲一般,但速度较快。
4. 德国豹1线:装甲较差,但速度非常快,可以体验奔跑杀人的快感。
5. 德国蟋蟀15线:装甲很薄弱,但拥有强大的火炮和隐蔽性。
6. 苏联坦歼线:机动性较差,装甲一般,但单发伤害非常高。
7. 英国中坦线:装甲只能防御HE,但速度强、射速快、视野强,是中坦中的王者。
选择哪条线路取决于你的个人游戏风格和喜好。如果你喜欢重装甲和抗线作战,可以选择德国鼠式线或苏联重坦线。如果你喜欢速度和灵活性,可以选择德国豹1线或美国M48巴顿线。需要注意的是,每条线路都有其通病,如苏联重坦线的速度慢,德国鼠式线的速度和灵活性低等。
五、坦克世界那几条路线最值得玩下去
对于效率高的玩家来说,所有线路都没有太大差异。对于效率低的玩家来说,有些线路不好走。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线路:
大管子的线路:如F215B(183)、E-100坦克歼击车、E-100等,需要考虑个人技术和金币弹。
连发车:如查涤纶25T、T57、AMX50B、E-100运输车等,考验个人技术。
弱点明显的车和大环境不好的车:如老鼠、FV4202等。
选择合适的线路对于《坦克世界》新手玩家来说至关重要。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线路,享受游戏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《坦克世界》动画中的KV-100、KV-44、利维坦及IS系列坦克知识解析
2025-04-03 10:52:34我的世界与迷你世界:相似与差异深度解析
2025-05-20 16:20:27迷你世界游戏时长限制与实名认证解析
2025-05-13 10:07:09《我的世界》红石机关构建方法与应用解析
2025-05-25 10:59:36我的世界与迷你世界对比:相似之处、差异及魔法珠制作方法
2025-05-02 10:47:30